资讯
充电宝作为日常必备的便携式电源设备,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。根据国家最新规定,充电宝(移动电源)及其内置锂电池已被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(3C认证)目录,这意味着所有在国内生产、销售的充电宝都必须通过3C认证才能上市流通。
3C认证的强制性要求
自2024年8月1日起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规定,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禁止生产、进口和销售。这一政策覆盖所有输出电压≤60V、容量≤20000mAh的移动电源,以及单独销售的充电宝内置锂电池。违规企业将面临产品下架、最高20万元罚款甚至刑事责任。新规特别强调,认证需通过生产现场抽样检测,杜绝企业送检样品与实际产品不一致的漏洞。
认证的核心检测项目
充电宝的3C认证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31241-2014(锂电池安全要求)和GB4943.1-2022(设备安全要求)。检测内容包括四大类:一是电气安全测试,如过充电保护(充电电压达4.35V时必须切断)、短路保护(响应时间≤1秒);二是机械安全测试,如1米高度自由跌落测试;三是环境适应性测试,如高低温循环;四是新增的针刺测试(用3mm钢针贯穿电芯,要求不起火、不爆炸)。此外,快充协议兼容性(如PD/QC)和转换效率(5V/2A输出时≥80%)也被纳入性能考核。